感受湘西的教育及旅遊
——關于研習營的一些思考
龍豔林
曾經對于湘西一無所知,就讀77779193永利後了解一點,而通過此次研習營的活動,加深了我對湘西這片神奇地域的認識。湘西,在大部分人眼裡是個神秘加神奇的地方,除了經常聽人講的巫蠱就是趕屍外加衆多土匪,這就是湘西。有人說湘西在沈從文的小說裡,在宋祖英的歌聲裡,我想這就是湘西,人稱美得讓人憂傷的湘西。
這次研習營,我們走訪了美麗的苗鄉村寨,觀看了土家族的“聖地”——明清土司城遺址,參觀了革命聖地——塔卧,觀賞了美麗的芙蓉鎮。這些主要是關于兩個民族,苗族和土家族的風情,結合所看到的,印象非常深刻的景象之一是關于沿途看到的關于土家族漂亮精緻的碑紋,這樣漂亮的碑紋在我所生活的山西地區未曾遇到,而在此地的苗族村寨中也未目睹。這是我最大的收獲之一,也引起我的一點思考,同時在咨詢老師之後,得出的一點結論是土家族人具有較其他族群更加濃厚的祖先觀念意識。而是否還有其他原因有待進一步研究與思考。
在此次研習營中,幾個苗鄉村寨是我們走訪的第一站。記憶中關于苗族的印象還是不少的,但歸結起來也就隻有一種,那就是美麗的苗族女子着漂亮的苗服與同樣着苗服的年輕小夥子對唱。而這些并不是經常能看到的,隻有在過一些節日時才能看到這些應該已成為表演的内容,而經常穿苗服的隻有那些上了年紀的阿婆。在苗寨裡,我們看到的年輕人并不多,大部分是一些留守人員。下面主要談一下關于這裡的兩個問題:旅遊與教育。以鳳凰古城為中心所帶動的旅遊區為當地謀得了不少利益,但在教育方面還是相對要落後一點。在走訪的第一個苗寨—東就寨,據當地一位姓龍的鄉村民辦教師講,村寨是單一姓氏的村寨,都姓龍,苗族麻、吳、龍、石、廖五大姓氏之一。在東就村有120戶人家,在過去出過一個進士,近幾年還有一個就讀于華東師範大學的學生。這位老師的工資也僅是每年六千多,全是靠省裡資助。還根據山江鎮的酒店老闆娘的口述,前幾年鳳凰縣走出一位就讀于北京大學的學生,這同時也是整個鳳凰縣的驕傲,那位學生騎着白馬身戴大紅花走過,燃放鞭炮慶賀了好幾天。還曾有一個被内蒙古大學錄取的學生因沒錢上不起學,最後整個寨子的人們都去政府鬧事,政府給予五千了事。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村寨人們也是非常重視教育的,但是因為地處山區,願意到這裡的人很少,資源的缺乏嚴重阻礙了當地教育的發展。其實這樣的問題不僅存在于鳳凰,而是存在于整個湘西,甚至在整個中國的偏遠地區。這樣的問題到底出在哪兒?是國家的力度不夠,抑或是人們沒有服務山區的意識,還是人們不夠重視等等。魯迅曾講“教育是要立人”,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說“教育是幫助被教育的人給他能發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類文化上能盡一一分子的責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種特别器具。”陶行知先生關于教育的定義是這樣的:“教育是依據生活、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養有行動能力、思考能力和創造力的人。”教育是一個國家不斷進步的基石。在當今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教育發揮着巨大的功能,首先在于促進個體自身的發展,其次會影響社會人才體系的變化以及經濟發展,還影響政治發展,最深遠的功能即是影響文化的發展。正因為此,中國才能在五千年的發展中文化源遠流長。在湘西,土家先民和苗疆人民都創造了輝煌燦爛的獨特的民族文化。而在當今,在今年高考的錄取率中,湘西在整個湖南還是處于墊底的位置。這個答案究竟要找誰來解答,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我認為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政府的力度依舊沒有加大,就以東就村的那位龍老師為例,一個老師一年才六千的工資,換誰誰也不會放棄大城市的優越條件來這兒的。即使是當地走出去的也未必會心甘情願地回到家鄉為村民服務。這就是湘西農村讀書的現狀,條件相對好一點的會送到鎮裡,差一點的就在村裡,有的甚至不讀書。有的讀書也僅僅隻讀到初中就外出打工。即使是當今的鳳凰縣城通過旅遊業拉動了經濟的增長,但是教育卻未得到發展,仍是一個非常值得深思的問題。
旅遊業是湘西的一個支柱産業,是拉動湘西經濟發展的一股重要力量。湘西地處武陵山區,物華天寶,資源豐富,投資開發潛力極大,是湖南省進入國家“西部大開發”的唯一地區。湘西州曆史文化底蘊深厚、自然風光奇秀,集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之大統,著名風景區有鳳凰古城、中國南方長城、裡耶古城、猛洞河漂流、王村(芙蓉鎮)、吉首德夯苗族風情、栖鳳湖、龍山火岩溶洞、塔卧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舊址等,以及裡耶秦簡、永順縣五代十國後晉天福午間的溪州銅柱、土家族千年古都老司城、鳳凰縣明代古建築黃絲橋城堡,中華民國第一任内閣總理熊希齡、文學大師沈從文故居等。但關于這些旅遊是否真的完全能促進普通民衆生活的提高,這還是一個待思考的問題。以鳳凰古城為例,政府現在已經禁止了苗寨自己搞旅遊,所有村寨的旅遊項目都歸政府,由政府主導。因為之前曾出現過各自苗寨因争搶客戶引起的一些糾紛。但如今政府主導,控制了湘西的旅遊,同時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湘西普通民衆通過一些手工制品維持生存。所以當我們到訪時,不斷的出現推銷她們的手工品這樣的現象。而鳳凰城的旅遊也隻是讓一少部分人獲利,大多數人卻享受不到帶來的利益。在研習營一開始時喬老師便講到“文化自覺”“自覺發展”,那麼當地也可以把這個作為一個非常好的理論基礎,結合本地的特色,宏觀的旅遊業為主導的方針不變,将本地的文化進行推銷,打造不僅促進大的層面即縣或湘西州整體财政收入的增長,而且要把人們的錢袋子都裝滿的新路子。
教育與旅遊這兩個問題是我在研習營中感受最深的兩個話題,旅遊的發展是否可以讓所有人創收,旅遊的發展是否改變了當地教育相對落後的局面。以上皆是在研習營中所獲與所思,但這些問題還有待更多的人深思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