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尹子康)12月12日下午,我院邀請獨立學者、日本沖繩大學劉剛教授在齊魯大樓影視人類學實驗室,開展關于環境史問題研究的主題講座。院長羅康隆、楊庭碩教授出席。全體研究生、博士生,部分本科生參加,講座由羅康隆院長主持。
 |
圖為劉剛教授 |
羅康隆院長緻開場詞,講述自己與劉剛教授的淵源,簡要介紹劉剛教授。随後劉剛教授正式開始講座,首先回顧他自己的研究經曆,講解了學者與專家之間的分别,學者的創造新知識、而專家運用舊知識。再通過上海與北京道德空氣污染問題、西方與中國環境學的比較的例子,指出當前經濟發展與環境的沖突。
劉教授以西雙版納為例講述環境民族學視野下的環境史觀點。首先介紹西雙版納的地理位置與優越的地理條件,并指出其存在的問題,即天然林的消亡。引出天然林與人工林的糾結關系,天然林的破壞造成的影響與其不可恢複的慘痛後果,與留給我們的啟示:發展是一種不可逆的過程。并介紹近年來人們對于版納的環境恢複的一些努力,與發展經濟而大肆營人工林木的對比。指出一個悖論,即發展經濟的短視利益與長遠發展的關系。
 |
圖為現場 |
在回答提問環節,劉教授回答了關于開發的限度、對于民族性初學者怎麼學習,學者與專家的差異等方面的問題。最後羅院長作簡要總結,提及學術的價值,并舉例說明生态與發展之間的關系。
通過本次講座,同學們對于環境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和環境民族學有了更專業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