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動态

民間文書與地域社會暨《清水江文書整理與研究》

時間:2015年01月04日 23:14

作者:

浏覽:




       

 

本報訊【學生記者 李群】  12月5日下午,77779193永利曆史與文化學院第八屆學術活動月暨研究生“第六屆學術活動節”,在齊魯大樓影視人類學實驗室舉行了長達4個小時的主題為“民間文書與地域社會暨《清水江文書整理與研究》”的精彩報告。本次講座由曆史與文化學院院長羅康隆主持,曆史與文化學院老師、在讀博士、碩士、本科參加了此次講座,并且參與清水江調查的所有同學做了清水江文書的調查報告。

首先,12級本科生李亞做了《論習慣法對穩定 林地邊界的價值》的報告,李亞從設置林地邊界的方式、處理邊界衍生的糾紛問題、習慣法對穩定林地邊界的價值做出了詳細的報告;12級本科生薛祯顔做了《論加池村姜姓家族的曆史變遷》的報告,薛桢顔從姜姓家族的曆史淵源、品讀加池村的人文曆史、傳統社會中的家族做出了精彩的報告;12級本科生簡麗做了《從加池鄉規民約看清水江流域鄉村社會運行制度》的報告,簡麗從鄉規民約、鄉規民約與社會運行做出了全面的闡述;12級本科生王存祖做了《論杉樹砍伐與運輸的苗族技術體系》的報告,王存祖從生态背景、杉樹的砍伐、杉樹的運輸做出了詳細的論述;12級本科生李維嘉做了《清水江流域加池苗族的宗教信仰》的報告,李維嘉從自然崇拜、人造物崇拜、祖先崇拜,以及外來宗教進行了系統的分析;12級本科生韓亞妮做了《清水江文書的角色研究》的報告,韓亞妮分析了契約文書徹底的分析了契約中的角色;14級李豔做了《清水江苗族杉木林區的人為生态結構特點—以加池寨林契所欠地名為例》的報告,李豔從加池地名産生的故事性,曆史性,标形性做出了深入淺出的研究。             

學生報告完成後在座的所有師生進行了讨論,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的問題,楊庭碩與羅康隆老師做出了深刻的解讀。最後羅康隆老師總結了本場報告并指出《清水江文書整理與研究》促進了學術水平的進步與提高,加強了師生的學術交流;建了起了一種以文書和江河流域的調查範例。 



上一篇:段超教授講座 下一篇:彭文斌教授來我院講學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