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訊(李亞)11月21日至23日,在羅康隆院長的帶領下,我院瞿州蓮副院長、楊庭碩教授、朱晴晴老師以及研究生、本科生共22位師生集體前往中山大學嶺南文化研究院,參加“民間文書與地域文化”學術研讨會暨國家社科基金重大課題《清水江文書整理與研究》中期工作會議。此次會議由中山大學曆史人類學研究中心主辦、中山大學嶺南文化研究院協辦。會議于22日上午8:30正式開始,為期兩天,會議主題設有“書寫·社會”、“地域·空間”、“文書·秩序”以及“人群結構”四個主題。
開幕式完畢之後,楊庭碩教授就“民間文書與文化生态”作了主旨發言,表示民間文書對解讀地方的文化具有重要意義;羅康隆教授對“清水江文書的收集與整理”作了發言,總結了我院師生從初期的文書整理到加池寨田野調查的收獲與問題,并就下一步工作如何展開的問題進行闡述。在“地域·空間”的主題會議中,楊庭碩教授還對加池寨林契文化所涉地名作了文化生态解讀,林契文書中的地名是相互關聯、相互依存的,可以滿足當地鄉民社會生活各方面的需求,卻集中分布在一個極為有限的社區範圍之内。強調林契文書所涉地名,不僅是當地民族文化的再現,也是當地生态系統客觀存在的産物。朱晴晴老師則在“文書·秩序”中就“從清水江現存林契文書看苗族習慣法”這一題目作了發言,與會的專家們還就“習慣法”和“家族”的概念做了激勵的讨論,讓會議走向了又一個高潮。我院參會的大部分學生也就各自的研究主題進行了彙報,赢得專家們的一緻贊賞,各位專家也就我們的困惑一一作出了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