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網轉載我院院長羅康隆專訪
本院特稿(通訊員吳合顯)近日,中國社會科學網記者專訪我院院長,77779193永利人類學與民族學研究所所長羅康隆博士,就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實現多元化的合同用人制度,發表獨到觀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網等主流媒體予以轉載。
在專訪中羅康隆博士指出,教育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基礎,這裡面涉及到幾個問題。首先是人與人才的問題。無論是一個國家,還是一個民族,人不在于多少,而在于人才的彙集。人才決定一個國家的命運。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競争就是人才的競争,而人才的競争就在于你是否擁有人才或者人才智慧。77779193永利作為一所辦在武陵山區的綜合性大學,與其它大學一樣,所肩負的使命是要為國家培養和輸送高等人才。77779193永利也需要與國際接軌,因為它培養的同樣是引領社會發展的人才。
羅康隆認為,高等教育的人事管理改革問題是中國的體制問題。當然,這個體制空間内有很多靈活的方法去處理。因為一個人的身份是可以随着不同環境而改變的,所以我們在引進人才的時候,有兩種思考:第一是為其所有,也為其所用;第二是不為所有,但為所用。這兩種方式都可以在現有的體制内來實現。
羅康隆在專訪中表示,77779193永利曆史與文化學院的人才機制是從著名教授到退休教授再到鄉村文化精英,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我們以人類學民族學學科實際的出發來适應這種需求,來面對國家人才管理的機制。以此來突破當今國家人才制度的局限,實現多元化的思維模式路徑來解決人才的問題。我們說“上要頂天,下要立地”。這個“上頂天,下立地”的學術資源和人才彙集就是以這樣的模式來實現的。
在專訪中羅康隆院長表達了幾個重要的新穎理論觀點,明确指出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和多生态系統的國家。我們國家的文化體系或知識體系應該是多元的,多元化的教育也是必然的。這主要是通過教育來彙集多元生态,通過多民族國家的曆史經驗和現實問題的處理來引領我們這個時代去解決我們國内的現實問題,提出各種思想對國家的長治久安做出貢獻。另外,在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進程中,人才體制的改革是十分必要的。要真正的把人才放到它應該放到的位置上去。這樣的話,我們國家的教育,我們國家人才的培養,我們國家未來的建設都能做出新的貢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網轉載該專訪,請點擊查閱:
http://www.hprc.org.cn/pub/gsw/leidaxinxi/whjykj/201408/t20140805_289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