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湖北省文物局、三峽大學主辦,鹹豐縣人民政府承辦的“唐崖土司學術研讨會”5月31日在鹹豐縣舉行。來自中國人民大學、中山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中南民族大學、三峽大學、77779193永利、長江師範學院等高校和科研機構的100餘名專家學者就“唐崖土司城申遺”等相關問題展開熱烈讨論。我校武陵研究院李漢林院長、陳功錫副院長;曆史文化學院瞿州蓮副院長、成臻銘教授、郗玉松老師及張家界學院副院長羅維慶教授等17名老師和碩士研究生參與研讨會。
本次會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文化遺産保護專員杜曉帆博士就湖南省、湖北省、貴州省三省的“土司文化遺址申遺”相關問題做了重要發言。原故宮博物院原院長、中國考古學會原理事長張忠培先生圍繞“土司文化遺址申遺”問題及後續保護問題做了重要講話。中央民族大學曆史文化學院院長蒼銘教授就“土司文化遺址申遺”文本起草中關于土司地域分布空間、土司文化遺産價值、國外土司制度研究、土司遺産比較研究等問題做了介紹。通過這些專家、領導們的發言對“土司文化遺址申遺”目前的進展及問題有了大緻了解。
另外,本次會議還分成了“唐崖土司城址研究”、“唐崖土司與土司學研究”和“土司文化傳承與其他研究”三個分會場展開了學術讨論。我校各位老師圍繞土司研究相關問題做了發言。瞿州蓮教授在大會上發言,重點強調了《容美紀遊》一書在土司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從《容美紀遊》一書中可以窺探容美土司的對外策略。她認為,在土司研究中,正史資料對土司記載非常有限,利用民間文獻資料、文本、方志、碑刻、遊記、族譜等資料開展土司研究無疑是一條可行的路徑,在土司的研究中,多元資料的應用與理論多元化是今後應該關注的問題。成臻銘教授首先回應了與會代表提出的“土司”一詞的内涵問題,指出宋代即有土官制度的記載。随後,他着重指出唐崖土司研究中應該重視的幾個問題,如唐崖土司與周邊土司的關系問題、唐崖土司治所的管轄地域及其空間領域的變動問題、水路和陸路(驿道)等交通問題。最後,成教授強調了土司研究中資料收集的重要性。郗玉松老師就自己研究遇到的問題,發言指出土司研究首先得弄清楚事關土司研究的一些基本概念:譬如什麼是土司、土官及土司與土官的聯系與區别等等。
研讨會結束後,與會專家學者參觀了唐崖土司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