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動态

我院教師和博士研究生參加第三屆中國人類學民族學中青年學者高級研修班

時間:2013年10月15日 16:00

作者:

浏覽:




我院教師和博士研究生參加第三屆中國人類學民族學中青年學者高級研修班

2013年9月23至30日,我院教師郗玉松博士和博士研究生吳合顯參加了中南民族大學舉辦的“第三屆中國人類學民族學中青年學者高級研修班”。兩位學員分别向研修班遞交題目為《清代土家族墓碑文化研究——以田家洞地區為例》和《臘爾山區苗族巴代信仰的變遷》的論文。研修班采取集中授課、專題讨論、分組讨論、實地考察等多種形式,重點研讨人類學民族學的前沿理論和當前社會發展中的重大現實問題。學員上午集中授課,主要邀請了國内外5位知名人類學民族學學者圍繞四個主題,即民族學人類學前沿理論與方法、當代西方社會學議題與理論、東西方文明傳播與對話、影視人類學、新時期中國的民族問題與民族政策,為學員作專題學術講座和前沿報告,并與學員進行面對面交流與互動。下午學員将圍繞系列講座和研究報告的主旨進行專題研讨,并就各自所提交的學術論文展開分組讨論。學術考察主要是赴五峰土家族自治縣考察民族村寨保護與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

9月24日上午,中國人類學民族學學會副會長、浙江大學人類學研究所所長莊孔韶教授做了“人類學田野調研與理論轉換”專題講座。莊教授首先關注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發展問題,中國人類學要實現多元化發展、跨學科發展以及跨學科培養。其次,莊教授認為要有學術悟性,在田野調查中将理論悟性發展出來,開創新思路、發展新思路,實現創新主義,學會學習别人的思想在另外一個領域應用創新起來,學會把别人的理論轉化到另外一個領域,實現領域與領域的對接。最後,莊教授播放了民族志影視片《虎日》。該影視片體現民族傳統信仰力量解決現實問題或現代社會存在的問題。《虎日》記錄了彜族人用傳統信仰幫當地人戒毒。戒毒成功率達到80%以上,遠遠超過醫生采用的現代科學方法。

9月25日上午,江蘇省人民政府參事、中國社會學會會長、南京大學宋林飛教授講授當代西方社會學議題與理論。宋教授首先解釋了當代西方社會學存在的三個主義:實證主義、人文主義和評判主義;其次,宋教授提到當代西方社會有兩個主題:社會秩序或社會穩定、社會變遷或社會發展;最後,宋教授逐一介紹當代西方社會學8大理論:後現代議題、全球化議題、信息社會議題、消費社會議題、風險社會議題、環境友好型社會議題、社會管理議題以及好社會議題。

9月26日上午,新西蘭坎特伯雷大學人類學系宋志方博士诠釋中國與西方的婚姻、家庭和親屬文化表現。宋博士從摩根的《原始社會》提到的親屬術語開始系統梳理了西方親屬研究的學者和著作,繼而結合個人的影視材料等比較研究中國親屬、婚姻與家庭的變遷。

9月27日上午,美國加州州立大學長灘分校人類學系Steven Rousso Schindler博士講授了“當代影視人類學田野工作的理論與方法”。Schindler博士首先介紹美國民族志影視制作的不同風格;其次,Schindler博士播放了兩部美國民族志影視片:一部是由美國著名人類學家Margret Mead和她的丈夫制作的“Trans Bali”;另外一部是由John Michael制作的“U.S.A. Ethnographic Filmmaking”。

9月28日上午,中南民族大學副校長雷振揚教授講述了新時期中國的民族問題與民族政策。雷教授主要圍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闡述:一、民族研究與政策的影響;二、新時期民族問題的新表現;三、我國民族政策的挑戰;四、堅持與完善中國特色的民族政策。

9月28日,國家民委民族理論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正司級)、中國人類學民族學學會秘書長黃忠彩在研修班結業儀式中做了總結講話。黃司長談了本次研修班的收獲與特點:一、本屆研修班授課教師專業性強、造詣深厚、授課精彩;二、本屆研修班學員遞交論文質量高、讨論激烈、有新突破,邀請其它學科老師授課,跨學科講授、影視人類學,體現信息時代發展、學員建立了真摯的友誼;其次,黃司長提出“三出“目标:研究出彩、敢于出聲、争取出家;最後,黃司長還提出三個問題:一、多關注社會發展研究中的現實問題,進行實證研究;二、多關注國際化問題;三、多加強國内外交流。

9月28日下午,研修班學員赴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縣考察民族村寨保護與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9月30日上午,研修班學員與五峰縣領導進行集中交流,共同探讨五峰縣民族村寨保護、旅遊以及農村發展與文化融合。

圖片左為吳合顯老師,右為郗玉松老師

                                                                (院通訊員:吳合顯)



上一篇:學術沙龍通知:2013年秋冬學期第八周第四次院學術沙龍活動 下一篇:把學術沙龍搬到“太陽島”去辦!——記我院本學期第一次工會活動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