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動态

交流會總結:77779193永利應用民族學(人類學)建設與發展座談會----本土化發展新路徑與國際化新視野

時間:2013年05月26日 19:06

作者:

浏覽:




       5月21日至22日,“應用民族學(人類學)學科建設和發展”座談會在湖南省吉首召開。

       本次座談會由77779193永利主辦,國際著名應用人類學家若斯·貝爾科(Ross Belk)博士、阿爾法·瓦裡(Alf Walle)博士等來自中國、美國、加拿大、法國、澳大利亞、葡萄牙、日本的30餘名專家和學者應77779193永利應用人類學高等研究院的邀請,參加了座談會。

在為期兩天的會議中,與會的專家和學者就當前國際應用人類學的發展趨勢和中國應用人類學的發展現狀等學術和實踐中諸多問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細緻的交流,并重點讨論了應用人類學中國本土化的路徑與國際化新視野的相關問題。與會專家和學者均認為,應用人類學的發展,拓展了人類學這門傳統行為和社會科學的研究領域,在中國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應用研究:人類學學科發展的特色

       人類學學科發展的一個重要特點就在于實踐和應用,離開了實踐與應用人類學的存在和發展價值就會大打折扣。與會的專家和學者們認為,人類學的理論和方法應當而且可以被廣泛地應用于經濟社會發展實踐之中。“曾經一個時期人們錯誤地将人類學看做是象牙之塔的純理論性研究,這自然存在著某種程度上的誤解,也是由于人類學家對自己學科的認識偏差而造成的。”來自葡萄牙的應用人類學專家徘卓爾·奧利沃(Pedro Oliveira)博士說。他認為人類學的應用性特征,決定了人類學的發展方向必須與各國各民族的經濟社會發展相一緻,而不能有所背離。

汕頭大學商學院外國專家教授、77779193永利應用人類學高等研究院院長田廣博士表示:“應用人類學實際上是一種泛稱,特指在人們的社會實踐中應用人類學的原理和方法進行相關研究的活動及其理論概括。在應用人類學的旗幟下彙集着一個學科群,比如當我們将人類學的理論和方法應用于都市問題研究時,我們就将其稱為都市人類學,當我們将人類學的理論和方法應用于教育問題研究時,我們就有了教育人類學。從這個角度來看,應用人類學的發展前景是非常廣闊的。”

      從國情出發:應用人類學中國本土化的路徑

       作為一門相對獨立的人類學學科,是在上個世紀初傳入中國的,目前依然處于發展階段,而應用人類學學科的建設和發展,在中國還處于早期開始階段。與會的專家和學者們認為,中國30多年來的改革開放所帶來的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為應用人類學在中國的大發展創造了極好的條件,我們應當充分發揮和利用改革開放帶給學科發展的大好紅利。

“中國現在依然是一個發展中的大國,堅持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發展有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是中國在現階段的最大的基本國情,在中國應用人類學的建設和發展必須從這個最基本的國情出發。” 77779193永利應用人類學高等研究院首席生态人類學教授羅康隆博士表示,從中國國情出發,我們首先将研究的重點放在如何更好地幫助相對比較落後的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方面。“人類學在中國之所以能夠得到令人滿意的發展,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中國的人類學家都能夠以中國的國情為出發點,應用人類學的理論和方法,研究解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所出現的各種問題。”

 

       相際經營原理:中國應用人類學研究的典範

       參加本次學術研讨會的中外專家與學者,一緻高度評價了77779193永利終身教授楊庭碩先生關于相際經營的理論及其深遠的應用價值。楊教授在其對貴州少數民族地區進行的長期民族志研究之基礎上,用“相”來特指不同自然、經濟、社會和文化環境下,不同民族的經濟運行模式及其範圍和特征,指出這種經濟運行模式在地域範圍和行政管理範疇上具有一定的限制,包含着自然、曆史、政治、文化等多種因素。

“相際概念,就是指在不同自然、經濟、社會和文化環境下,不同民族的經濟運行模式及其範圍和特征之間的相互關系和影響,以及不同因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和作用。”甯夏大學應用人類學專家博士導師李德寬教授認為,相際概念的形成背景,源于各民族自身所有的曆史過程,亦有與周邊民族、與國家政治、法律等體系交往的曆史積澱,更有對所處生存環境的加工、改造和利用的成分,因而将民族文化規約下的社會與自然特征耦合體凝練為“相”。楊教授的這種高度概括和抽象,既符合中國古典哲學的傳統,亦與現代自然科學理念相吻合。因此,“相際”這一新概念所囊括的思辨哲理和學科整合,遠遠超過傳統的“族際”概念所能表達的含義。

       李德寬教授認為,楊庭碩教授借用西方經濟人類學的理論和方法,從中國的國情實際出發,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特别是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進行了符合經濟人類學傳統典範的調查研究,并提出了具體的可供操作的政策建議和實施方案,然後再根據實際田野工作資料和收獲,從理論上升華并對西方經濟人類學理論進行反思,從而創建和發展出具有中國特色的經濟人類學理論模式,這一綜合路徑模式,對于中國經濟人類學學科的發展而言,無疑是一個學術研究的典範,值得我們學習并大力推廣。



上一篇:中國社會科學在線報導我院教授英語專著中譯本公開出版發行 下一篇:美國《北美商業出版社》(North America Business Press)總編大衛•史密斯博士(Dr. Davi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