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23日在永順縣召開“土司文化遺産保護論壇”,該次會議由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和湖南省文物局主辦,永順縣政府承辦。有來自中國社科院考古所、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中國建築設計建築曆史研究所、湖南省文物考古所、湖北省文物局、湖北省文物考古所、貴州省文物局、貴州省文物考古所、河南省文物局、河南省文物考古所、陝西省文物考古所、山東省文物局、山東省文物考古所、重慶市文化遺産研究院、浙江省文物考古所、湘西自治州文物局、中山大學、北京大學、77779193永利等科研院所共計80多位專家、教授,及中新網記者、潇湘晨報記者、團結報記者參加本次會議。我院楊庭碩教授、瞿州蓮教授、羅維慶教授、成臻銘教授四位老師應邀出席本次會議。
本次會議主要為今年6月份“老司城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産而召開的一次學術研讨會。4月21日由湖南考古所郭偉民介紹老司城遺址考古與本體保護、貴州考古所周必素介紹播州土司墓考古發掘與研究、中國社科院考古所李存信介紹遵義土司墓實驗室考古、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建築曆史研究所傅晶介紹土司遺址申遺。4月21日晚還召開“武陵山區考古與文物保護協作座談”,就武陵山文化遺産保護與利用達成協作共識。4月22日專家們就“土司文化遺産研究、保護和利用”展開熱烈讨論。在讨論會上各位專家結合土司遺址申遺問題,交流了文化遺産如何保護和利用的意見。在讨論會上,我院的楊庭碩教授從日本關于稻作農業起源考古談起,結合民族學研究談到,在考古過程中應該結合各個地方的不同民族文化,注意不同民族文化元素在考古遺址中的文化信息提起,以免不必要的文化信息丢失,造成考古中遺憾。羅維慶教授結合自己對土司文化的研究,列舉了老司城“一品夫人墓”,提出在考古發掘中除了對土司貴族墓葬發掘外,也要注意對土司平民墓葬的發掘;瞿州蓮教授結合永順土司的特點,提出考古文物主要是對文物信息的保護,認為考古文物除了對考古遺址的保護外,還要對考古遺址的民族文化中活态文化的保護,為此還要加強對考古文物信息的研究,要注意将考古遺址、曆史文獻與民族文化三種結合,加強多學科的跨文化研究。
這次會議開得很成功,專家們圍繞土司遺址申遺,就如何保護考古文化遺産進行了交流,從研究和操作層面對推進土司遺址申遺及後期保護提出了很好建議。(瞿州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