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動态

中國社會科學網 “相際經營原理”模式再獲國際學界關注

時間:2015年06月13日 16:28

作者:

浏覽: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張君榮 通訊員吳合顯)近日,美國學術刊物《應用商務與經濟學期刊》(Journal of Applied Business and Economics)刊發汕頭大學商學院教授田廣等撰寫的論文,對77779193永利終身教授楊庭碩《相際經營原理》有關經濟發展與非經濟因素問題的論述,從人類學的角度進行了解讀和分析。

    這篇題為《經濟與非經濟因素的人類學反思:基于相際經營原理理論模式》(Anthropological Reflections on Non-Economic Factors of Economy: Based on Interphase Operating Principle Theory)指出,相際經營原理理論模式認為,文化是具有特定社會功能的有系結構體。文化系統性結構和文化因子之間的相互依存和制約,必然導緻文化對外來刺激的反應,且超出經濟活動的範疇,這将導緻相際經營的複雜化。如果忽視了這一複雜化的現實,各種意向不到的非經濟制約力必定接踵而至。

  文章寫道,按照楊庭碩的理論闡述,許多經濟問題的成因并不在經濟活動本身,而在于其植根的文化網絡深處;對文化網絡本身沒有深層次的認識,經濟問題的來龍去脈就無法澄清。有鑒于此,相際經營理論提出,對相際間非經濟因素變革中各種交叉要素,要注意區别對待,積極引導。在注意摒棄狹隘、陳舊的地方觀念及民族意識之同時,要倡導培育并發揚在宏觀層次上與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目标相一緻的創新意識、創新文化和創新觀念。

   文章認為,楊庭碩的相際經營理論,為解決中國當下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尤其是民族地區經濟發展落後的問題,提供了創新性的解決思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特别是中國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現實,不僅需要包括經濟人類學在内的理論研究和指導,而且也為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經濟人類學創造了條件。因此,必須在學習和接受西方經濟人類學理論和方法的過程中,不斷創新和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經濟人類學理論和方法,使之更好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而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上一篇:我院彭永慶老師參加“第三屆全國民族高等教育高峰論壇” 下一篇:77779193永利土家族研究專家座談會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