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民族學學科被列為湖南省優勢特色重點學科和十二五省級重點學科,專門史被列為校級重點學科。民族學和中國史獲得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民族學還獲得了“國家連片特困地區(武陵山區)生态扶貧” 博士點,2014年還成功申報了“武陵山區民族生态文化研究協同中心”和“民族學博士後流動站”。為進一步促進學科建設,深化學科理念,促進學科發展,我院決定舉行“第九屆學術活動月”暨研究生“第七屆學術活動節”學術活動。一、指導思想和基本思路
(一)指導思想以學科建設為依托,以宣傳學科建設,深化學科理念,促進學科發展為宗旨,通過整合學術科研和人才資源,面向全校師生(重點面向研究生),舉辦豐富多彩的學術文化活動,拓展學術視野,激發學術熱情,活躍學術思維,使學術節成為集中展示我院學科成果的窗口,成為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和學術科研水平的平台,成為促進學科發展、活躍校園文化、提升辦學能力的重要契機。
(二)基本思路學術活動由高水平學術報告、學科聯系會議、學術會議、學術考察、教授博士或研究生學術沙龍四個部分組成,全面展示學科建設的成就和特色。
二、進度安排本屆學術節拟于2015年11月3日開幕,2015年12月18日結束,大緻分三個階段進行。
(一)宣傳準備階段(2015年10月25日—11月2日)拟定學術活動節方案,組建第九屆學術活動月領導小組、工作機構;邀請有關領導出席相關活動,聯系知名學者和專家來校講座;落實經費、為集中開展學術交流活動進行必要的資料準備。
(二)活動開展階段(2015年11月3日—2015年12月12日)舉行學術節開幕式;組織開展高水平學術報告、舉辦學科聯系會、學術考察、教授博士與研究生、本科學術沙龍,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
(三)活動總結階段(2015年12月12日—2015年12月18日)舉行學術月閉幕式,彙總學術活動月有關材料,總結學術月成果。
三、具體活動安排
(一)校内外專家講座本屆學術月計劃邀請5-6位校外知名學者、特聘教授4-5位和2-3位校内專家講座。報告的主題應是學科學術研究的前沿問題,充分反映學術動态,展示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水平。以達到開拓師生學術視野,激勵研究興趣。
(二)學術會議舉行“民族學學科聯系會議”,主要邀請學科組成員及協同中心合作單位中南民族大學、懷化學院等單位參加。舉辦“田野調查與民族志書寫”學術研讨會,邀請8-10名國内知名專家參加。
(三)學術沙龍學術月計劃舉辦3-4場學術沙龍即教授博士、研究生、本科學術沙龍,采取老師、學生主講,師生互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對主題感興趣的全體教師、研究生、本科生均可參加,以激發廣大教師、學生的學術研究熱情,增進不同學科、不同專業教師、研究生的學術交流,活躍學術思維,促進學術争鳴與創新的目的。
(四)學術考察學術活動月期間,組織我院的教師、研究生到學科田野點老司城、咱河村進行學術考察,進一步加深對學科内涵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活動要求
(一)我院全體教師、學生積極參與第九屆學術活動月相關活動。
(二)各類活動對全校師生開放,同時積極在學院相關網站、校園網、校報發布學術活動信息等,及時做好宣傳報道。
曆史與文化學院
2015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