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11月1日,“交融與認同: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曆史演進學術研讨會”在武漢中南民族大學舉行,本次會議由中國民族史學會、中南民族大學主辦,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南方少數民族研究中心承辦。我校的黨委書記遊俊教授、武陵山發展研究院院長李漢林教授,曆史與文化學院副院長瞿州蓮教授,及成臻銘教授、羅維慶副教授,共計五位教師出席了本次學術會議。黨委書記遊俊教授還擔任了本次閉幕式的主持人。
參加本次會議代表有100餘人,收到學術論文80餘篇。會議分為三個小組進行讨論,提交論文的所有專家都在會上進行充分交流發言。我校的三位老師提交了論文,即羅維慶的《土司遺址:曆史封存與文化傳承》、瞿州蓮的《論清政府開發對土家族地區生态環境的影響》、成臻銘的《明朝時期西南邊疆的土司貢納制度》。瞿州蓮老師還擔任了第二組的評議人。我校教師發言和評議得到了會議的好評。從本次會議專家們的發言中,可以發現中國民族史研究無論是理論和方法均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選題既有宏觀也有微觀的。尤其是一些中青年學者的研究觀點更引起學者們極大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