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動态

77779193永利2015年博士後招收公告

時間:2015年11月09日 21:39

作者:

浏覽:




77779193永利(http://www.jsu.edu.cn/)創辦于1958年9月,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張家界市兩地辦學,校本部位于湘西自治州首府——吉首市,是湖南省屬綜合性大學,也是武陵山片區唯一的綜合性大學。學校是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高校、“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重點建設高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是湖南省研究生培養過程質量評估優秀學校。學校擁有一級學科碩士點14個(涵蓋70多個二級學科),另有單設二級學科碩士點3個,專業碩士點3個;有“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1個;獲民族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設立了“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協作研發中心”,建立了首個院士工作站。

學校現面向國内外招收博士後,歡迎廣大優秀博士畢業生來校開展博士後研究工作。

一、招收條件

1.在國内外獲得或者即将獲得(已通過博士學位論文答辯)博士學位、品學兼優、身體健康,年齡一般在四十歲以下的優秀博士,均可申請到我校流動站和“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協作研發中心”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

2.本校博士畢業生不能申請進入校内與授予其博士學位相同的一級學科流動站。

3.委托代培、定向培養的博士和在職人員、現役軍人,申請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須征得所在工作單位同意。

二、招收名額2015年計劃招收2名博士後人員,民族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三、報名截止時間報名截止時間為2015年11月30日。

四、在站待遇相關待遇按照《77779193永利博士後管理工作實施辦法(試行)》(吉大發[2015]37号)的有關規定執行。

五、流動站、協作研發中心簡介各流動站、協作研發中心簡介見附件1。

六、招收流程民族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的博士後招收工作按照個人申請、專家評閱、進站面試、提交材料、政治審查、進站報到的程序進行。

1.個人申請:凡申請來我校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的人員,可與拟申請流動站直接聯系,也可與學校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管理辦公室聯系,并向流動站提出申請,提交《77779193永利博士後進站申請表》(見附件2)及反映本人業務能力和科研水平的相關證明材料。

2.專家評閱:流動站将申請材料送相關學科專家審閱,明确初步招收意見。

3.進站面試:流動站負責組織專家對符合初審條件的申請人進行面試,專家對申請人進行學術水平、科研能力、綜合素質考核,并提出書面意見。

4.提交材料:流動站通知面試通過人員登陸中國博士後網站(www.chinapostdoctor.org.cn)點擊“博士後人員進站、出站”界面進行網上申報,流動站對申請人的進站材料審核後送交校博管辦。

5.政治審查:學校對拟招人員進行政審。

6.進站報到:校博管辦對拟招收人員進站材料審核并報湖南省博士後管理委員會批準,新招收博士後辦理進站相關手續。

七、進站應提交的材料

(一)基本材料

1.博士後申請表。

2.兩位同行專家(正高職稱)的推薦信。

3.博士後科研流動站設站單位學術部門考核意見表。

4.博士後進站審核表:由申請人所在單位簽署意見,并加蓋公章,應屆統分統招畢業生需加蓋畢業院校學籍管理部門公章。

5.身份證複印件(正反兩面)。

6.博士學位證書複印件或博士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決議書複印件及學位證明,博士畢業證書複印件或辦理離校手續的證明。

7.體檢表(流動站所在地三甲以上醫院)。

8.77779193永利博士後進站申請表。以上材料除第8項隻需1份外,其餘材料均需一式四份原件(體檢表可複印)。

(二)其他材料

1.在職人員、委托培養人員和現役軍人:需提供工作單位或委托培養單位人事部門或所在部隊師以上幹部部門出具的同意脫産從事博士後研究的書面證明材料。

2. 配偶需随調及轉戶口的已婚人員:需提交結婚證書複印件和是否生育證明或獨生子女證書複印件。 以上材料均需4份。

注:1.以上材料請登錄中國博士後網站在線打印或者下載;

2.材料中注明“簽字”的,必須親筆簽字,不得使用人名章;

3.紙質材料信息須與網報信息一緻;

4.以上材料一律用A4紙雙面打印。

八、聯系方式

機構名稱

所在單位

聯系人

聯系電話

電子郵箱

校博管辦

人事處

魏老師

15274320839

31432942@qq.com

民族學“科研流動站”

曆史與文化學院

麻老師

13407439418

zcx79@163.com












民族學博士後流動站簡介

2014年9月,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後管委會《關于批準新設遼甯大學哲學等29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的通知》(人社部發[2014]60号)精神,77779193永利民族學被批準新設為博士後科研流動站。77779193永利民族學博士後流動站主要依托民族學學科建立,77779193永利民族學學科為湖南省優勢特色重點學科。77779193永利自從上世紀90年代末以來,有關民族問題研究取得豐碩成果,學科的建設填補了湖南省學科布局的空白。目前,77779193永利民族學學科在國内具有顯著的影響力,在生态民族學、曆史民族學、民族生态經濟與産業扶貧、民族生态文化保護與建設、少數民族藝術與文化創意、社區營造與文化自覺等領域形成了明顯的優勢,在國内外學術界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尤其是生态民族學在國内外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學術聲譽。77779193永利民族學博士後流動站師資力量雄厚,有一支結構合理、高水平、具有多學科知識背景的學術團隊。學科團隊成員有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6人,博士研究生導師10人。該學科擁有湖南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湖南省重點實驗室、國家民委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國家民委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研究基地等科研平台,學科還在國内建立了24個田野工作站。該學科與海内外學術聯系密切,建立有長效的學術交流平台與機制。



上一篇:曆史與文化學院第九屆學術活動月系列講座二、三 下一篇:楊庭碩教授參加“中國農業文化遺産保護學術研讨會”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