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元月8日下午,我院在會議室舉行了中國西南地區民族影視拍攝創作策劃中心挂牌成立和特聘客座教授聘任儀式,托馬斯(Thomas Riccio)、彭景泉、麻美垠三位專家學者受聘為我院特聘客座教授。參加儀式的有學院院長羅康隆教授、副院長暨愛民教授、瞿州蓮教授、院長助理邵侃博士等學院老師及博士生,花垣蚩尤文化研究會石維剛會長應邀參加。
挂牌及聘任儀式由羅康隆院長主持,他首先對各位專家的莅臨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并對各位專家進行了介紹。

圖為會議現場
湯瑪斯,美國德克薩斯州達拉斯大學教授, 著名的媒體評論人、作家和導演,攻研專業為民間土著民俗戲劇與表演中的儀式化形态及其浸漬性能研究,出版了《重新調制的傳統、劇院和文化》、《改造傳統的阿拉斯加本機的性能》等多本著作和論文,多部影視作品在全球展映,成果豐碩。
彭景泉,湖南花垣人,精通英語、日語,國際文化訪問學者、著名導演、編劇,中國微電影大典組委會藝術創作部副主任。編劇、導演了《潘漢年》、《再進大别山》、《喋血杜鵑》、《美麗村姑》、《牡丹亭》、《中國工會法(修正案)》、《漢水丹心》、《愚公移山》、《孔雀東南飛》、《團結滅妖》、《女人的抗戰》、《建軍大業》、《寂寨》、《轉折》等電影、電視劇、動漫、紀錄片近100部,其中《鳳台關》(戲曲動畫片晉劇)獲“第十屆杭州國際動漫節”金猴獎;《三岔口》(戲曲動畫片 京劇)獲2009年全國手機動畫大賽一等獎《水鳳凰》(電影)獲貴州省“五個一”工程獎(政府獎項);2009大學生電影節優秀劇目獎《鐘馗傳奇》編劇《小等》(貴州苗族電影)編劇 獲美國“聖蒂亞歌國際電影節”影片獎。
麻美垠,湘西州民宗委古籍辦副研究員,主要對湘西民族文化進行發掘研究。學術著作有《湘西苗族堂根文化研究》、《湘西苗族趕秋節》,發表民族文化研究論文數十篇,參與籌備拍攝苗族影視作品《寂寨》、《晴晴》等。
羅院長通過對西南研究的回顧強調了中國西南地區民族影視拍攝創作策劃中心成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指出該中心的成立将為我校産生五個方面的深遠意義:1.通過對我院影視人類學專業人員的實踐技能培訓,提高影視人類學專業人員的學科素養,促進學科建設與發展;2.通過微電影的鏡頭語言,客觀地發掘和展現西南各少數民族的傳統曆史文化精髓,彰顯77779193永利服務于武陵山片區的責任;3.通過民族影視對中國大西南少數民族文化的客觀叙述,真正發揮77779193永利在中國中部文化向西部文化轉型的橋頭堡作用;4. 通過民族影視對中國大西南少數民族文化精髓的客觀展演,搭建西南少數民族文化與世界文化對接的橋梁,提升中國大西南少數民族群體的文化自信。5、為77779193永利民族學建成“一流學科”再造一個科研與文化展演平台。

圖為授牌儀式
中國西南地區民族影視拍攝創作策劃中心是由中國微電影大典組委會與我院聯合成立的集民族影視科研、教學、實踐、傳播、發展于一體的影視拍攝創作策劃中心。該中心特聘中國微電影大典組委會創作策劃部副主任彭景泉為中心主任,美國德克薩斯大學人文藝術學院湯瑪斯教授為中心學術顧問,湘西自治州州民委古籍辦麻美垠為該中心辦公室主任。
石維剛會長介紹了花垣蚩尤文化研究會的情況,在巴代文化、民族民間工藝、民族歌舞、民族民間文藝、苗族醫藥、苗族特技等民族文化的保護和傳承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并表示願意為學科科研工作的開展提供幫助和支持,也為民族學學科建設即将成立的中國苗族巴代文化研究中心提供了合作的平台。
随後聘任的專家分别發言,對我院的聘任表示感謝,表示特聘客座教授不僅是一種榮譽,更是一種責任,一定與學院共同為民族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多做事,做實事。彭景泉教授介紹了微電影在中國的發展現狀,并暢談了自己以影視的手段對民族文化的表達,麻美垠教授表示自己從學醫轉為民族文化的研究和保護源于民族文化危機引起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托馬斯(Thomas Riccio)教授通過對比自己在全球各地對土著文化的拍攝和調研,認為苗族文化是一個特殊的文化,然而在國外的網站上苗族文化的介紹不多,他願意作為77779193永利的合作者和朋友來共同做這些研究,讓世界重要的機構知曉中國傳統文化并與中心一起分享。
瞿州蓮副院長感謝專家們的到來,指出學科的發展需要外緣的力量,學科取得的成績都與專家的支持和幫助分不開。
最後,羅康隆院長為三位專家頒發了聘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