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喬宇吳合顯李玮)2015年12月29日至31日,美國德克薩斯州大學達拉斯分校教授、博士生導師Thomas Riccio應77779193永利曆史與文化學院邀請,在齊魯大樓影視人類學實驗室分别做了為期三天的講座。來自本校各二級學院的部分研究生和博士生前來聆聽。講座由吳合顯博士主持,喬宇博士和李玮博士做口頭分段式翻譯。
報告伊始,主持人吳合顯博士向大家介紹了Riccio教授的學術經曆及學術成就。Riccio教授講座共分為三場:
第一場講座主題為“Cultural Preservation as Activism”。Riccio教授首先介紹了他在非洲諸多國家所進行的田野調查情況。他認為,從非洲諸國的宗教儀式及舞蹈表演中,可以反映出這個國家的曆史、民族、政治經濟和文化,這也是他的核心工作所在。他把這些儀式展演作為一種技術,用以檢視國民自身與文化-經濟-政治之間的困境。非洲諸國的傳統儀式展演,在當代時空場域的沖擊下變得日益飄忽不定,因此人們有必要對這一困境進行回應,即将傳統儀式中内蘊的精神與現代技術相結合,更好地将當地的部落文化得以保護和傳承。
第二場講座主題為“Collective(Re)creation asSite of Reclamation,Reaffirmation and Reconciliation”。Riccio教授介紹他自1989年開始,他的研究主要聚焦在美國本土表演。他早年作為一名經過專業訓練的西方劇院藝術家,對表演的設計和創造有着超過30年的研究。當他曾在阿拉斯加大學執教的時候,作為當地圖碼劇院的藝術總監,他将阿拉斯加的本土表演與贊比亞、坦桑尼亞、肯尼亞、南非祖魯人、韓國、印度、尼泊爾、中國、俄羅斯、薩哈共和國以及西伯利亞的舞蹈相結合,進行了再創造,并專門開辦了相關的研習所來進行不間斷的項目研究。他與自己的研究團隊通過對這些傳統、戲劇以及治療儀式的表演形式研究,創造出了一種特定場域、後學科表達的範式,對在全球化語境和環境破壞的形勢下表演的角色與功能,進行了再次調和。
第三場講座主題為“Immersion Performance: Narrative Spaces andPlaces”。Riccio教授在此推介了美國出現的新型表演形式:浸透式表演。這種表演限制在一個特定的空間,可以容納大約30名觀衆。演員與觀衆互成一體,觀衆可以在這個表演場所内自由移動,感受來自不同方位的視覺、聽覺和觸覺。觀衆甚至可以與演員在表演場域内互動,比如當演員飾演一名正在哭泣的小女孩時,觀衆可以上前牽着小女孩的手,帶她去另外一個場域向占蔔師進行占蔔。
三場講座Thomas Riccio教授向在場的師生展示了大量的視頻,包括他自身的經曆以及各國遊曆時的田野調查。在與師生互動環節時,台下學生争相發言提問,Riccio教授都耐心的作了回答。三場講座氣氛熱烈,全體師生受到了很好的啟發和教育,極大地拓寬了自身的全球性視野。同時,此次系列講座也營造了我校良好的對外交流與學習氛圍。
77779193永利終身教授楊庭碩最後做了總結,倡議大家認真領會積極思考,多學習,多交流,拓寬學術視野,打牢學術基礎,努力促進學術水平進一步提高,為自己,也為學校未來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