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動态

李世愉特聘教授聘任儀式及專題講座

時間:2016年03月24日 12:54

作者:

浏覽:




(本網訊孫聰苑婉秋)我院于322日晚19:30在齊魯大樓影視實驗室召開李世愉老師特聘教授受聘儀式及李世愉教授的“土司文化的定義與内涵”專題講座。授聘儀式由我校副校長鐘海平教授主持,此次儀式主要有五個部分。

首先鐘校長介紹了到會的各位領導,有我校黨委書記遊俊教授、終身教授楊庭碩老師、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員李世愉教授、武陵山發展研究院院長李漢林教授、我院院長羅康隆教授、人事處處長吳志祥,以及我院瞿州蓮副書記、暨愛民副院長和部分老師、研究生、本科生。

其次,對李世愉教授作簡短介紹,歡迎李教授的加入。

第三,由人事處、曆史與文化學院和李教授三方簽字儀式。

第四,我校黨委書記遊俊教授授予李世愉教授特聘證書并講話,對李教授能夠成為77779193永利的一員感到非常的開心。

最後,李世愉教授對77779193永利對他的邀請表示感謝。

授聘儀式結束,李世愉教授為我們帶來了一場“土司”的盛宴。講座由我院院長羅康隆教授主持。李世愉教授為我們講解了什麼是土司文化,強調不能夠把土司文化和民族文化相混淆,兩者之間有相同的部分但是不等同,出現這種偏差的原因是學術界沒有對土司文化給予明确的界定。在談到土司文化定義時着重說明三點:一、土司文化是土司制度在創建和推行過程中産生的一種特殊的現象;二、土司文化不是簡單的等同于民族文化和鄉土文化;三、沒有實行過土司制度的地區是不可能有土司文化的,因此規定了土司文化具有曆史性和獨特性。。土司文化應具備以下幾個條件:必然産生于推行土司制度的邊緣地區、産生并生存于土司制度的産生和延續時期和其必須與土司制度密切相關。最後講到了土司文化的内涵

精彩的專題講座之後,學生也相應的和李教授做了互動,楊庭碩老師對李教授的講座也給予了回應,很贊同,并贊揚李老師對土司文化的解釋。

323晚李世愉教授為我們帶來了第二場專題講座“清代科舉文化的特點”。本場講座李教授分為三大塊講解清代科舉文化:一、清政府通過搜落卷和發領落卷的方式追求取士的公平與公正;二、清政府在科舉制度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分省取士和對邊遠省份的政策傾向;三、任何事物都沒有絕對的完美性,科舉制度也如此,緻使出現冒籍跨考和謊報年齡等各種弊端。李教授幽默風趣的講座讓我們明确的了解到清代是怎樣通過科舉制度來選拔人才的,通過學生與李老師的互動中讓我們明晰現今的高考制度和科舉制度的異同所在。

李教授兩場不同主題的講座讓豐富了我院師生的文化知識,更加充實了我們的精神世界。



上一篇:學院召開首屆研究生會成立大會 下一篇:李世愉研究員學術講座通告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