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2017年4月14日—16日,“生态文明的傳承與鄉村建設”座談會在上海複旦大學曆史地理研究中心舉行,中國人民大學與西南大學鄉村建設專家團隊、複旦大學新農村研究院研究人員、農業史與生态史研究領域的青年學者參加了會議座談。我院邵侃博士受邀參加會議并做專題發言。
邵侃博士以“地方性知識在生态文明建設中的價值”為發言主題,首先介紹了77779193永利曆史與文化學院關于鄉村生态調研的情況,進而圍繞“傳統生計模式與區域生态安全”,“農業文化遺産與區域發展”兩個方向展開分析。發言中,邵侃博士強調,地方性知識與所處的生态系統之間客觀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耦合關系,不僅是人類文化對自然界的簡單适應,也包含着對生态資源的高效整合和綜合利用,我們應當重視對傳統地方性知識的重新評價和發掘利用。
中國傳統生态文明蕰含着人與環境和諧共存的智慧和藝術,幾千年的鄉村景觀凝聚着中國文化獨特的審美與韻味,具有持續的生命力和傳承價值。在本次座談會上國内長期從事相關研究的專家學者和實踐中有豐富經驗的鄉村建設者展開了全面對話,有助于推動學術與實踐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