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吳合顯)9月20-22日,省苗學學會2017年年會暨學術研讨會在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召開。省社科聯、各縣市民宗局等部門負責人,省内外專家學者以及學會代表共計80餘人出席了會議。

|
研讨會現場 |
9月20日,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讨會在美麗的地筍苗寨舉行。我院院長、省苗學學會會長羅康隆教授作年度工作報告。羅康隆對靖州縣苗學學會在靖州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為省苗學學會2017年年會籌備工作的辛勤付出表示誠摯的感謝,并給予了充分的肯定。羅康隆在報告中指出,靖州苗學學會出版的縣慶系列叢書之《千裡古鍬寨》,全面記載例湘黔桂接邊地區古老鍬寨的曆史文化,具有較高的理論價值。羅康隆提出,學會要在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的指導下,以“傳承弘揚優秀苗族文化,促進苗族地區繁榮發展,推動民族團結和諧進步”為己任,科學謀劃、聚心聚力,銳意進取,不斷開創湖南苗學研究新局面。

|
年會代表合影 |
9月21日上午,“靖州民族文化與經濟發展研讨會”在靖州和侬民族酒店召開。羅康隆會長代表省苗學學會作了題為《文化自覺與鄉村再造——來自靖州鍬裡田野調查的反思》的主旨發言。他提出,靖州三鍬林業發展的路徑,要做到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要形成自下而上與自下而上的文化對接,要實現“錢”與“社會結構”的有機契合。他最後指出,鄉村建設不隻是在于營造一些實質環境,最重要的是在于建立鄉村社區成員對鄉村社區事務的參與意識。換句話說,鄉村建設更是在營造一個新文化、一個新人。著名導演、編劇、劇作家,77779193永利客座教授、苗學學會會員彭景泉則以《民族文化與影視》為題,向在座的領導、專家學者介紹了他對靖州民族文化,特别是地筍苗寨的深刻印象,以及他從事民族文化研究與民族影視創作的曆程。在演講中,他動情地呼籲,大家要熱愛自己的文化、珍惜自己的文化、善待自己的文化。最後,他講述了電影事業的演變與發展,同時倡導大家多用科技技術等傳媒手段宣傳民族文化,以動态手段傳承和延續民族文化的精髓。

|
會議現場 |
當日下午,與會人員考察了靖州的民俗風情、工業科技園等活動。考察中,與會人員領略了靖州苗侗文化的獨特性,見證了靖州30年來的發展曆程以及所取得的巨大成績。
9月22日上午,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成立30周年慶祝大會在縣民族體育場舉行。學會年會與會人員身着節日的民族盛裝,與27萬靖州各族人民一起,懷着喜悅的心情,共慶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30歲生日。
慶祝大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