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動态

77779193永利曆史與文化學院招生簡章(2022年)

時間:2022年06月18日 12:08

作者:

浏覽:




一、永利介紹

曆史與文化學院(含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為院所合一的教學科研機構)的曆史學(師範)專業創始于1986年,經過三十多年的建設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學院目前有教職員工30人,擁有年齡、職稱、學曆、學緣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專任教師均具有高級職稱或博士學位。其中教授10人(包括77779193永利終身教授1人),副教授8人,博士18人。博士生導師6人,碩士生導師16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3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2人,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人選2人,省級學科帶頭人3人,湖南省芙蓉學者2人。2019年獲湖南省高等學校“武陵山區民族生态文化創新與應用”科技創新團隊;2020年,曆史學專業獲湖南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學院秉承“知行并重,品學兼修”的院訓,堅持教學科研并重,擁有曆史學(師範)本科專業和民族學、中國史兩個一級學科碩士點,民族學生态扶貧項目博士點,以及民族學科學研究博士後流動站。建立了從本科到博士的人才培養體系,為地方社會經濟發展培養了大量高水平人才。

學院的民族學學科為湖南省優勢特色重點學科和國内一流培育學科,形成了以民族學為主幹的學科群,在中國民族史、生态民族學等領域優勢突出,成為中國民族學研究的重鎮。學院建有“湖南省民族學重點研究基地”,國家民委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生态民族學研究基地”和“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基地”,湖南省科技廳重點實驗室 “武陵山區生态文化與居民健康促進實驗室”,湖南省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武陵山區民族生态文化研究協同創新中心”,湖南省民宗委“民族曆史文化研究基地”,以及“西南民族地區影視策劃拍攝制作研究中心”、“中國土司文化研究中心”、“苗族巴代文化研究中心”等科研實踐平台。

學科建設堅持“從田野中來,到田野中去”,目前在全國各地建立了20多個實踐教學基地,有較為完備的學科資料室、民間文獻室和田野資料庫等。與國内外10餘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廣泛的學術交流和人才培養合作關系。學院注重學生綜合能力培養和專業知識學習,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歡迎,就業率超過98%。

二、專業介紹(學制四年\授予曆史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标:本專業适應國家基礎教育改革發展要求,立足湖南、面向全國;培養理想信念堅定、師德高尚、教育情懷深厚、學科知識紮實、教育教學能力突出,能夠在中學、教育機構和其他機構從事曆史教學、教研及管理等相關工作的具有優秀教師潛質的曆史學專門人才。本專業與國内中山大學等高校建立了聯合培養制度。

主要課程:中國通史、世界通史、史學概論、中國史學史、西方史學史、中國曆史要籍介紹及選讀、外國曆史要籍介紹及選讀、中學曆史教學設計與案例分析、中學曆史課程标準與教材研究等。

就業去向:教育系統、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等。

學院咨詢電話:0743-8563903



上一篇:2021-2022學年第二學期轉專業轉入學生名單公示 下一篇:2022年中山大學聯合培養選拔公示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