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7日,由曆史與文化學院書記瞿州蓮教授,武陵山區發展研究院張登巧院長,原張家界學院副院長、武陵山區發展研究院特聘教授羅維慶老師、武陵山區發展研究院陳廷亮教授、曆史與文化學院土司研究專家成臻銘教授、曆史與文化學院張振興博士一行6人組成的“走進武陵山專家調研團”,曆時10餘天,途經龍山縣、永順縣、古丈縣、保靖縣等地,對永順土司“三州六洞”治所遺址進行考察,通過訪談與實地考察收集了大量口述史料以及族譜、碑刻等民間文獻。
永順“老司城土司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産成功後,對永順土司下轄小土司治所探尋及曆史文化的研究,以及如何加強對土司曆史文化資源研究、保護與利用成為土司研究的當務之急。“三州六洞”即三土知州(南渭州、上溪州、施溶州)與六長官司(臘惹洞長官司、驢遲洞長官司、施溶洞長官司、麥着黃洞長官司、白岩洞長官司、田家洞長官司),是永順宣慰司統轄的核心區,過去多永順土司王城老司城關注較多,但是,對“三州六洞”遺址分布現狀缺乏調查,存在認識誤區。
考察組以“三州六洞”考古資料為線索,結合史書記載,在調查過程中,走訪了龍山縣興隆場街道白岩洞村,石牌鎮上母村,苗兒灘鎮隆頭社區,永順縣芙蓉鎮保坪村(即大龍村)、雨龍村(即小龍村),古丈縣小溪鎮(原長官鄉)、斷龍山鄉田家洞村,保靖縣陽朝鄉溪州村。考察過程中,除了采訪鄉村耆老、熟知當地曆史鄉民外,還不斷與考古專家咨詢并交流,譬如,在龍山縣洗車河鎮考察時,專程走訪了正在洗車河鎮樹比村進行沖天樓修複的原湘西州文物局副局長、考古所所長龍金沙,考察組在樹比村就“三州六洞”治所遺址與龍所長進行了深入座談。
此外,還收集了大量族譜,譬如龍山縣桶車鄉花棚村彭氏族譜、古丈縣小溪鎮長官村汪氏族譜等。同時,也抄錄了一些碑文,譬如洗車河鎮一戶民間家中發現的光緒三十三年修橋碑、古丈縣大龍村文廟内發現一塊同治十一年捐資修廟碑。考察中還遇到了諸多困難,很多土司衙門的治所位于高山上,因時間久遠道路早已荒廢,考察組在當地鄉民的帶領下劈材開路而上,加之正值八月酷暑難耐,可謂是克服了重重困難。
本次考察雖然辛苦,但是,收獲頗豐。調查組通過此次考察,對永順土司“三州六洞”治所所在地進行了初步确定,這為下一步展開永順土司研究,乃至湘西土司研究積累了第一手資料,同時,為“後申遺時代”湘西土司曆史文化的研究與保護與利用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圖1:考察組在鄉民帶領下實地考察溪州土司遺址

圖2:調查組成員在洗車河鎮進行調查

圖3:調查組成員與龍山縣白岩洞村村委會成員進行座談

圖4:調查組成員在樹比村土家族沖田樓修複現場與龍京沙所長合影

圖5:調查組成員在保靖縣陽朝鄉溪州村

圖6:調查組成員實地考察兩江口長官司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