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會議

2018年中國西南民族研究學會會員代表大會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民族地區的實踐”學術研讨會順利召開

時間:2018年10月28日 22:06

作者:丁明雪

浏覽:




通訊員:丁明雪 攝影:張津、呂永鋒2018年10月26-28日,由中國西南民族研究學會和77779193永利主辦、77779193永利曆史與文化學院承辦的“2018年中國西南民族研究學會會員代表大會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民族地區的實踐’學術研讨會”在我校齊魯大樓民族學學術交流中心舉行,來自全國30餘所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70多名專家學者參與了本次會

27日上午,大會在77779193永利第十教學樓(齊魯大樓)四樓407學術交流室舉行。本次會議由西藏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車明懷教授主持,我校黨委委員、副校長龍先瓊教授,中國社科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舒瑜副研究員,中國西南民族研究學會會長那金華教授分别為大會開幕式進行緻辭。

開幕式現場

副校長龍先瓊教授首先代表我校對參會的各位專家學者表示熱烈歡迎,對77779193永利的創建曆史和未來規劃及我校民族學學科的建設發展情況分别作了介紹和總結副研究員舒瑜對中國西南民族研究學會進行了簡要介紹,彙報了學會會員在民族區域取得的研究成果,并對本次大會的會議主題進行了評價和規劃;學會會長那金華教授表達了對會員們的歡迎和感謝地同時,贊美了人傑地靈的吉首,并表示對77779193永利建校60年來取得的成就感到“震驚”。

龍先瓊副校長緻歡迎辭

舒瑜對中國西南民族研究學會進行了介紹

學會會長那金華教授發言


在上午的主題發言階段,雲南民族大學和少英教授、廣西壯學會會長覃彩銮研究員、貴州省民族研究院院長李平凡研究員、西藏民族大學校長劉凱教授、77779193永利羅康隆教授、廈門大學董建輝教授先後為大會作了主題發言。他們的報告從各自的領域深入思考,以不同角度深刻地分析了我國民族傳統生态文明和民族地區社會文化問題,表達了獨到的學術見解,對民族學學術的研究和民族學學科體系的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大會主題發言現場

77779193永利羅康隆教授主題發言


27日下午,大會進行學會換屆選舉工作,由陳國安研究員主持。會議在審議通過了第九屆常務理事會工作報告、《中國西南民族研究會章程》及《中國西南民族研究學會換屆選舉辦法》後,組織進行了理事會和常務理事會選舉,會議選舉出了第十屆理事會和常務理事會人員。大會評選那金華教授、袁曉文為新一屆會長,我校龍先瓊副校長、曆史與文化學院羅康隆院長當選為副會長;我校曆史與文化學院黨委書記瞿州蓮教授、副院長暨愛民教授,以及武陵山研究院李漢林教授、陳廷亮教授被選為常務理事,且瞿州蓮教授被選為學會副秘書長;副院長邵侃副教授為學會理事。

學會換屆選舉現場

那金華會長作學會工作報告

學會換屆選舉投票


換屆選舉工作順利完成後,學會組織會員先後參觀了我校博物館、沈從文紀念館及黃永玉藝術博物館。此次活動使會員們對77779193永利辦學曆史及厚重的文化底蘊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時也領略到了人文荟萃的湘西魅力。

28日上午8時-11時,中國西南民族研究學會在齊魯大樓舉行學術研讨,研讨會以分組讨論的形式進行,一會場在齊魯大樓407開展主題為“民族文化與民族曆史研究”學術讨論,二會場在齊魯大樓402開展主題為“生态文明,鄉村振興,精準扶貧”的學術讨論。齊魯大樓裡百家争鳴、百花齊放的學術盛況讓我們感受了民族學學科獨特的科學精神與人文魅力,以及專家學者們對專業領域如癡如醉、孜孜不倦的學術态度。

在一會場的學術讨論會中,77779193永利陳亮教授從土家語研究的現狀、土家語地名的結構、土家語地名類型、土家語地名考釋的原則四個方面讨論了民族地名“考古”和《土司時期土家族語言的使用及其變化》;長江師範學院的李良品教授從《土司制度終結的三個标志》報告中談土司制度的衰落、終結的标志;雲南民族大學尹建東教授從理論視角與闡釋路徑、非均質性與多樣性、交往與互動、空間的流動性幾方面作了《曆史時期西南疆域空間結構的多元屬性和流動特征:一項基于“中心-邊緣”關系》的探讨;百色學院博物館秦炜棋教師從《曆史記憶與空間生産》讨論了民族傳統武術的文化成因、内涵……

李良品教授對一會場發言的九位專家教授的研究成果分享給予了高度評價,并在總結後分享了自己的啟發。

而在二會場中,整個發言和讨論期間同樣異常精彩。雲南财經大學陳剛教授從《鄉村旅遊與文遺産保護與利用:以綠春縣哈尼族飲食文化資源為例》談相關研究文獻綜述、研究點與研究方法、研究發現,并提出相關讨論;西藏自治區社科院李雅娟在《以小康村建設為突破口實現邊境鄉村振興》中談到堅持走“鄉村振興”發展之路,努力開拓西藏邊境鄉村振興新局面,大力推進西藏邊境鄉村振興中存在的困難、全力推進西藏邊境鄉村振興的建議;雲南民族大學彭波分析生态文明建設與民族生态文化研究現狀,探讨哈尼族生态文化的消失、傳統生态文化的恢複、勐宋生态文化恢複面臨的問題……

關于以上圍繞“生态文明,鄉村振興,精準扶貧”為主題的發言讨論,陳剛教授從以問題為導向、思考方法論、科學發展的機遇三個方面總結評價

“民族文化與民族曆史研究”學術讨論

“民族文化與民族曆史研究”學術讨論


28上午11時,本屆學術研讨會落下帷幕。在各小組分别作了總結報告後,我校曆史與文化學院院長羅康隆教授對此次讨論會進行會議總結,學會副會長張昌山緻閉幕辭。至此,由我校承辦的“2018年中國西南民族研究學會會員代表大會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民族地區的實踐’學術研讨會”學術活動圓滿成功。

會議閉幕式



上一篇:湖南省西部綜合開發研究會2018年年會暨第五屆“武陵山發展論壇”順利召開 下一篇:羅康隆院長率生态扶貧博士出席“黔陽古城與高廟文化學術交流會”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