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人:羅康隆
單位:曆史與文化學院
地點:院會議室
時間:2006-9-19
主要内容:對中國人類學的曆史、現狀、未來作了簡單的概述,然後對中國人類學目前的現狀作了深入的剖析。一、人類學需不需要“田野”。人類學并不等于盲搜集奇風異俗,而是為了文化的自我反省,為了培養“文化的富饒性”;是要把描述異文化的單純興趣“轉移到一種更加富于平衡感的文化觀念上來”;其目的在于獲得對文化整體的充分認識。田野是人類學安身立命之所在。沒有田野就沒有人類學。二、怎樣進行田野工作。1、準備工作。2、選點。3、理論預設。4、選好合夥人。最後認為:中國人類學學術界之所以近60年來還沒有一部經典民族志能夠獲得國際人類學學術界的認同和贊揚,就是因為忽視“田野”的問題。我們隻有從“田野”入手,才可能在國際人類學學術界具有話語權,否則,我們永遠隻會坐在旁聽席上聽講。
主講人簡介:羅康隆(1965-),男,77779193永利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