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交流

【文化與田野講壇第113期】孟慶延:“制度源流的曆史社會學研究——方法路徑與田野案例”

時間:2019年11月25日 17:06

作者:

浏覽:




(通訊員 胡文竹)2019年11月24日周末下午15:00-18:00,中國政法大學社會學院副教授,社會學系主任孟慶延莅臨我院“第13屆學術活動月”暨“第11屆學術活動節”,帶來了一場主題為“制度源流的曆史社會學研究——方法路徑與田野案例”的講座。講座在齊魯大樓407民族學學術交流中心舉行,主持人為我院黨委書記、教授瞿州蓮。

講座開始前,主持人瞿州蓮教授簡潔介紹了孟慶延副教授和與談人郭于華教授和張亞輝教授,随後講座開始。

孟慶延副教授在講座中,以“制度源流”這一國内曆史社會學領域出現的新問題意識與具體研究為重點,讨論這一問題意識本身的理論取向,以及在具體經驗研究和田野工作場景中的方法路徑。他首先從社會學、曆史學與曆史社會學的一次争論和幾波浪潮說起,分析了作為分支社會學的曆史社會學的古典根源和本土化的過程。接着,孟慶延教授從禮治秩序與社會結構——關于差序格局的曆史社會學研究、社會機制與制度源流——關于革命的曆史社會學研究;集體記憶與國家認同——關于記憶的曆史社會學研究;帝國形态與政治治理——關于傳統政制與政治的曆史社會學研究;地域民情與士人傳統——關于思想與民情的曆史社會學研究等五個方面闡述曆史社會學的本土形态與問題意識。随後,他從組織技術的發生學與制度源流和“階級”概念的“社會過程”講述了“查階級”的發生學的問題,揭示了曆史社會學研究的新視野:檔案整理與制度源流。接着,孟慶延教授從性質、情勢、政策幾方面辨析了“蘇區土改”的“富農問題”。最後,孟慶延教授以“蘇區土改”和“查階級”研究為例,對曆史社會學的研究過程進行系統反思。

郭于華教授和張亞輝教授是本次講座的與談人,分别對講座的内容進行了總結和拓展,并且和孟慶延副教授愉快地進行學術交流。

學生提問環節,博士生孔秀麗就曆史社會學與曆史人類學的聯系和孟慶延副教授請教。

最後由瞿州蓮教授進行了全面的總結,講座在一片掌聲中結束。

(編輯、審校:呂永鋒)



上一篇:【文化與田野講壇119】楊庭碩:“沙塵暴的治理思路有待優化” 下一篇:【文化與田野講壇第112期】郭于華:“口述曆史-關于社會記憶與曆史權利”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