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吳合顯)4月16日,《團結報》記者劉旭在77779193永利齊魯大樓影視民族學實驗室為我院博士生、碩士生和部分本科生講解《湘西物産》欄目的寫作内容、要求和技巧。講解會由我院院長羅康隆教授主持。
劉旭首先介紹了《團結報》的基本概況,接着從《湘西物産》欄目的寫作内容和要求、寫作意義與技巧等兩個方面給在座的師生作出詳細的講解和指導。
劉旭提出,寫作必須堅持原創,講究求真務實。每個人的生活經曆不同,故事不同,但都同樣精彩。隻要留心觀察生活,善于發現生活之美,就能寫出個人的真實感受。她認為,湘西物産的寫作可以從兩個角度出發:一是湘西在地人的物産感受;二是外地人對湘西物産的感受。
羅康隆院長在總結中指出,曆史與文化學院和《團結報》聯手合作,既是民族學學科服務地方的重大突破,也是77779193永利服務地方的重要方式。通過對《湘西物産》欄目的投稿,将能提高大家對“文化”的理解,提升大家對“物産”的認識,啟發大家對“湘西”的情懷。羅康隆希望在座的各位師生積極向《湘西物産》欄目投稿,強化個人的實踐和寫作能力,助推民族學知識實現精耕普及。
在座師生一緻認為,劉旭的講解有效地幫助大家掌握和了解了新聞媒體稿件的撰寫方法、技巧和要求。大家表示,将積極開展田野調查,撰寫稿子,為湘西物産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