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李有森、鄭麗娟)11月19日,我院邀請中山大學曆史學系教授、中山大學嶺南文化研究院執行院長、博士生導師溫春來教授在77779193永利第六教學樓模拟法庭開展了關于“民國時期的‘夷族’運動”的主題講座。本次講座由我院院長助理、副教授邵侃老師主持,中山大學曆史學系教授、中山大學曆史人類學研究中心教授兼曆史系副主任,博士生導師黃國信教授及我院全體本科生、研究生參與了此次講座。
首先溫春來教授結合自己的研究經驗介紹了此次主題即“民國時期的‘夷族’運動”選題的由來,他提到他在參與16世紀嶺南文化的會議中接觸到了“國家化”這個問題,從而引發了他對“夷族”何時進入國家體制之内的思考。同時,他還提出我們如果要探尋中國經過多次分裂後仍能統一的原因時,必須從中國自身的曆史入手,此外,我們的研究一定要服務社會,有助于學術的發展。之後,溫春來教授以土司為例引出了“版圖”這一概念,從“異域—羁縻—新疆—舊疆”四個角度入手,以納稅為例,層層推進,繼而展開此次講演。在充分利用文獻資料和口述史料的基礎上,溫老師例舉了曲木藏堯、嶺光電、高玉柱、喻傑才、李仕安等人的事迹,與同學一同探讨了民國時期的“夷族”運動,呈現了一場精彩紛呈的文化盛宴。
溫春來教授的最後提出的兩點思考“身份意識圈”和從“夷族”到“彜族”引發了同學們的激烈讨論。最後,邵侃老師對此次講座談了自己的看法,并對講座進行總結。此次講座拓展了同學們的學術視野,激發了曆史研究的學術熱情,增進了不同學科之間的學術交流,活躍了學術思維。
 |
溫春來教授主題講座現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