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愉教授系列講座之二“明清時期土司地區的科舉與教育”
(本院訊光少軍)4月19日晚上7點,我校特聘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研究員李世愉教授的系列學術講座之二“明清時期土司地區的科舉與教育”,在齊魯大樓影視人類學實驗室進行。本場講座由我院副院長暨愛民教授主持,瞿州蓮書記、成臻銘教授等教師,本院校研究生、本科生及其外院師生參加了此次講座。
李教授首先簡要梳理了我國科舉制度的創設與發展,使同學們對講座主題的背景内容有了一個大緻的了解。接着進入了主題的核心内容:明清兩代土司地區的科舉教育問題。李教授以明朝曆代對土司地區儒學書院的建立與推動為主線,講述了明代土司地區,尤其是雲南、貴州、廣西等地儒學教育的發展狀況。他特别指出土司地區儒學教育之所以能夠得到長足發展的原因,在于朝廷為使土司應襲之人接受漢文化的洗禮并最終順利承襲職位成為中央的忠實臣子。講到清代,李教授指出清政府在因襲明代土司地區科舉教育政策的基礎上最大的改變就是對邊緣少數民族地區實行了明顯的政策傾斜。清代在科舉教育方面将全國省份劃分成大、中、小省,并據其省份大小實行差别對待,中小省份及邊緣省份具有明顯的教育優待政策,并且有專門針對土司地區的教育政策規定使其獲得更多的入學機會。同時,李教授用生動有趣的科場舞弊案使同學們對清代土司地區的科舉教育有了更深的認識。
講座在熱烈的掌聲中進入了最後的問答互動環節,瞿老師率先發問,多名同學積極踴躍的向李教授請教各自的疑問與困惑,李教授對這些問題都一一進行了細心解答。而後暨愛民教授作了精彩的總結陳詞,同學們表示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