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侃,女,1983年3月生,山東汶上人,中共黨員,博士,教授,湖南省芙蓉青年學者。2009年畢業于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士期間作為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研究生赴英國劍橋大學聯合培養。
教育經曆
2000.09-2004.07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士
2004.09-2006.07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碩士直博
2006.09-2008.07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士在讀
2008.07-2009.07 英國劍橋大學,國家公派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
2009.07-2009.12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士
工作經曆
2010.01-2010.09 77779193永利曆史與文化學院,教師
2010.09-2013.10 77779193永利曆史與文化學院,中國史教研室主任
2013.10-2018.03 77779193永利曆史與文化學院,院長助理
2018.03-2021.01 77779193永利曆史與文化學院,副院長
2021.01-2024.04 77779193永利教務處,副處長
2024.04- 77779193永利信息化中心,主任
研究領域
中國史、中華民族學、人類學與世界民族
科研項目
先後主持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1項,湖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項,湖南省教育廳項目2項,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各類教學改革研究項目4項,校級和各類橫向課題十餘項,主講湖南省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門。
代表性成果
《農稷不絕:曆史自然災害與農業技術選擇》,民族出版社,2016。
藏族傳統生計與黃河源區生态安全——基于青海省瑪多縣的考察,民族研究,2011(5)。
文化節制下的協同進化:農業起源的驅動力探析,中國農史,2020(4)。
脫貧民族地區易災農戶脆弱性診斷與返貧緻貧風險治理——以西南地區M苗族自治縣為例,77779193永利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7)。
後脫貧時代規模性因災返貧風險的生成邏輯與治理機制——以西南民族地區為例,湖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3(7)。
曆史時期西南民族地區自然災害的時空分布和發展态勢,雲南社會科學,2015(3)。
中國古代救荒書中的減災技術資料價值評估,科學技術哲學研究,2010(3)。
曆史學專業“一體兩翼四維”實踐教學模式探研,現代教育科學,2018(9)。
獲獎
2020年,獲評湖南省芙蓉青年學者。
2019年,獲評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标兵。
2017年,獲評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青年骨幹教師。
2022年,獲得第十三屆湖南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面向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構建地方高校‘三觀四層五維’學科競賽育人新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