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動态

李國棟教授系列講座之三:日本學者關注雲貴山地的曆史及其原因

時間:2014年09月30日 12:33

作者:

浏覽:




本院特稿(吳合顯)9月27日下午,我院特聘教授李國棟博士在影視人類學實驗室進行了系列學術講座的第三場報告。學院部分教師,研究生和本科生參加了學習。講座由趙樹岡教授主持。

李國棟教授以“日本學者關注雲貴山地的曆史及其原因”為主題,首先介紹了日本人類學民族學學會的的曆史足迹,以及晚晴以來的代表人物及其研究成果。李教授提出,過去日本學人牧牧不倦地深入雲貴山地從事考察研究,其背後僅是學術行為,還是帶着某種政治因素,卻不得而知,值得探讨。

随後,李國棟教授論述了日本學界關于稻作文化起源的兩大理論:“照葉樹林文化理論”和“稻作文化理論”。以渡部忠世為代表的“照葉樹林文化理論”認為稻作發源地應該是雲南阿薩姆,而以安田喜憲為代表的“稻作文化理論”卻堅持稻作發源于長江中下遊。李教授指出,除了稻作起源外,兩種理論的交鋒還涉及到野生稻與栽培稻,粳稻、籼稻與糯稻,稻作起源的族屬,稻作與陶器,稻作與文明等等。

評議環節,楊庭碩教授高度關注了日本學界這兩種理論的交鋒,并提出了個人的觀點。楊教授認為,其實這兩種理論都有其合理的地方。從時空場域來看,這兩種理論不僅不沖突,而且還有可對接的地方。楊庭碩教授盼望李國棟教授能幫忙聯系日本相關學者,就以稻作起源為主題,盡快開展一個77779193永利與日本學者的對話,并以此為契機,拓展77779193永利與日本的學術交流。

 



上一篇:2014吉首國際鼓文化節高峰講壇在我校舉行 下一篇:李國棟教授系列講座之二:原始稻作的生态環境及其思維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