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交流

【文化與田野講壇第109期】張亞輝:節奏與法—卓尼車巴溝藏族部落的社會組織研究

時間:2019年11月23日 11:37

作者:

浏覽:




(通訊員 張品樂)2019年11月22日星期五晚,廈門大學3044永利集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亞輝莅臨我院“第13屆學術活動月”暨“第11屆研究生學術活動節”,帶來了一場主題為“節奏與法—卓尼車巴溝藏族部落的社會組織研究”的講座。講座在齊魯大樓407民族學學術交流中心舉行。講座由我院院長羅康隆教授主持。

張亞輝教授從研究背景,田野概況,社會節奏的基本類型,具體社會研究,與愛斯基摩人部落的對比,結論等多方面展開講座。山神系統不隻是藏族的宗教信仰的重要形式,同時也是社會組織最核心的表征系統,此次講座以卓尼縣車巴溝部落的山神系統及其祭祀過程為例,讨論藏族部落社會的節奏構成與法的形态的變化之間的關系,并以此說明藏邊地區部落共同體内部結構的基本特征。

介紹了寺院與神山在松贊幹布時期代表了兩種不同的婚姻形态,車巴溝除了春夏男子集團的神山祭祀之外。其他三個重要儀式都是兩性的,這表明藏族的非對稱雙系的親屬制度下的部落政治與基于單一父系的政治制度是不同的,比如,正月法會就是搶奪婚克服了老齡組審慎的婚姻,而夏季法會則是老齡組的審慎的婚姻克服了神山祭祀儀式中的無婚姻狀态。

楊庭碩教授是本次講座的與談人,提出了一些自己對于本次講座的看法,與張亞輝教授進行了關于佛教進入西藏之前與之後,西藏社會部族發展變遷的問題讨論。

講座在掌聲中結束。

(編輯、審校:呂永鋒)



上一篇:【文化與田野講壇第110期】潘家恩“鄉村振興的曆史先聲:中國鄉村建設百年探索與現實啟示” 下一篇:【文化與田野講壇】106期:祁進玉“三江源地區生态移民城鎮化安置與社會文化适應性研究”

關閉